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的確意思是什么意思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的確的意思是什么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的確,拼音dí què,意思是:真實,確實,實在,果然,果真。表示事情十分肯定。
出處:
元劉塤?《敖器之詩評》:“熬公, 福州人,有詩名,仕至安撫司參議官,后邨劉尚書志其墓,今觀其評,的確峻陗。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那個人見是個小廝,又且說話的確,做事慷慨。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回來,向季葦蕭道:“他一見我偏生有這些惡談,卻虧他訪得的確?!?/p>
浩然 《艷陽天》第一一一章:早一步來到打麥場上的人,的確都在慌亂里。
近義詞:
1、確實
漢語詞語,拼音què shí,意思是確切信實;真正,實在。
2、真實
漢語詞匯,拼音zhēn shí,與客觀事實相符。漢荀悅《申鑒·政體》: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應神明、正萬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實而已。
的確 【注音】:dí què 【釋義】:副詞。表示十分肯定:這篇小說寫得的確好|那的確是齊 白石的作品。 【構成】:偏正。 【基本解釋】: 完全確實,毫無疑問。表示事情十分肯定。 近義詞: 真實;確實;實在;果然;果真。 造句:
真實,確實,實在,果然,果真。這里是說,這完全可以,完全稱得上是,確實是的意思。
魯迅在《孔乙己》中的最后一句中的的確是完全確實,毫無疑問意思。
魯迅的象征現實主義是使他的寫實小說比其他同代人的要復雜和具有深度的一大原因??上壳耙话闳酥蛔⒁狻犊袢巳沼洝泛汀端帯?,而這篇小說是“氣急虺”的作品,不算是最好的作品。
魯迅的另一篇象征現實主義代表作是《故鄉》,其中故鄉這一象征也是強有力的代表舊中國之一個象征。這兩個象征成為互相配合的一對。故鄉以故家為縮影,人物事件發生在房屋內,而魯鎮以大門敞開的酒店為焦點,悲劇在街邊的柜臺旁產生。
擴展資料:
這部作品是我國的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也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作者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于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征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以及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3.26周四《千人糕》第一課時知識點歸納:
1、認讀生字詞
(1)認讀語氣詞“嘛”讀輕聲;翹舌音:“蔗、汁、應”
(2)認讀多音字“的”的兩種讀法。放進課文中選擇正確合適的讀法。
2、識字方法
(1)利用平時熟悉的詞來認讀生字。
(2)通過形聲字構字規律(左邊形旁表示義,右邊聲旁表示字音)識記:糖、粉、菜”
(3)通過加一加方法識記:特、銷、汁、勞”
(4)通過形近字方法識記:銷、彩、削、粉、份等字。
3、書寫生字“桌、能、味、買、具”
(1)結合課文詞語,理解農具的意思。
(2)學寫生字,一看結構,二看占格,三看筆順。
4、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標出自然段:11個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5、一~五自然段學習
(1)什么是千人糕
(2)孩子聽見、看見千人糕時會想些什么,畫出相關語句。
(3)分析句子中多次出現“特別”一詞與其想近的可以換成“非常、十分”。讀出兩個所不同表達的感情。第一句朗讀的語氣相對平和,第二句相對強烈。教學中重點指導讀好兩個“特別”。
3.26周四語文作業:
1、課后五個生字“能、桌、味、買、具”每個抄寫一行,并組詞。
2、抄寫詞語“特別、甜菜、熬糖、計算、應該、勞動、銷售、買到”每個兩遍。
3、試著和家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讀一讀課文。
實踐作業:課后可以通過詢問或網上搜索的方式,了解一種物品的勞動過程,明白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3.26課文六《千人糕》第一課時在線答疑。
一、讀課題,認識“糕”字
1.介紹糕點的做法以及如何識記“糕”
二、讀課文、正讀音、巧記生字詞。
1.識記字詞?
(1).讀課后二類字,尤其注意讀準“嗎”是輕聲,“蔗和汁”是翹舌音,“應”在本文讀一聲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確讀法?!暗摹钡膬煞N讀音(好的,的確)
(2).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①將生字放入熟悉的詞語中識記——? 。
②利用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形旁表示意思,聲旁表示讀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辦法識記-------。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較的方法記住以下幾個字。
(1).讀準課后一類生字的讀音,注意讀準后鼻音“能”,以及一類生字組成的詞語“可能,桌子,味道,買過,農具,甘蔗,甜菜,勞動”
2.介紹漢字“具”的由來及演變。
3.學寫生字“買,具,桌,能,味”
(1).出示書寫要點:一看結構,二看占格,三看筆順。(2)師范寫,并講解書寫要點。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聽錄音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分為幾個自然段,并在書上標注出來。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 。
(2)畫出孩子聽到,看到千人糕時是怎么想的語句。
讀“①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②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這兩句話感受“特別”的不同用法。
3.27課文六《千人糕》第一課時在線答疑總結。
一、讀課題,認識“糕”字
(1)介紹糕點的做法以及如何識記“糕”
(2)糕是一種由米粉和面粉做成的食物。
(3)“糕”是一個形聲字,左邊米字旁表意思,右邊羔字表讀音,說明糕點與糧食有關,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住字形,可以讓我們記得更牢。
二、讀課文、正讀音、巧記生字詞。
1.識記字詞?
(1).讀課后二類字,尤其注意讀準“嗎”是輕聲,“蔗和汁”是翹舌音,“應”在本文讀一聲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確讀法?!暗摹钡膬煞N讀音(好的,的確)
(2).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
①將生字放入熟悉的詞語中識記(特別,甜菜,蔗糖,計算,應該,勞動,銷售,買到)? 。
②利用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糖、粉、菜,熬”
(形旁表示意思,聲旁表示讀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辦法識記“特,銷,汁,勞”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較的方法記住以下幾個字。
(菜和彩,銷和削,粉和份)(3).讀準課后一類生字的讀音,注意讀準后鼻音“能”,以及一類生字組成的詞語“可能,桌子,味道,買過,農具,甘蔗,甜菜,勞動”
4.介紹漢字“具”的由來及演變。? “具”本義是指準備酒席或飯食,在文中是“農具”
三、學寫生字“買,具,桌,能,味”
(1).出示書寫要點:一看結構,二看占格,三看筆順。(2)師范寫,并講解書寫要點。
四.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聽錄音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分為幾個自然段,并在書上標注出來。
共11個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爸爸告訴孩子制作“千人糕”的主要材料和過程,讓孩子明白一塊普普通通的米糕要經過許許多多人的努力才能擺在我們面前。
2.默讀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 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米糕。
(2)畫出孩子聽到,看到千人糕時是怎么想的語句。讀“①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②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這兩句話感受“特別”的不同用法。第一句“特別”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二句“特別”是與眾不同的意思。